当前位置:文章中心>>课题管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理论学习>>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4/11/25 14:29:16阅读数:39作者:王琴
红色经典课文作为学生了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低段学生思维活动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需要具体内容载体的支持,红色经典课文中的“革命经验”“红色精神”与学生存在着时代、经历、背景等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上的巨大落差,特别是学生理解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意志”等博大精深的思想容易浮于表面。他们或许可以明白“牺牲”“为人民服务”“官兵一体”“深入群众”等词语的字面含义,但要入情入境,能结合自身经历切身体会,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并影响日常生活行为,就需要阅读教学的有效介入。因此,缩小学生与红色经典文本之间的认知落差,让学生在经历红色经典阅读课后,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落点。
一、低段红色经典课文编排概览与落点价值
红色经典课文是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及的能反映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教材课文。根据中国现当代史,小学低段红色经典课文的时代背景可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小学低段红色经典课文的类型编排见表1。通过表格梳理,结合课后习题,红色经典课文在小
学低段的编排上呈现三个特点
1.聚焦人物品质,反映落点的人文价值。课文多层次展现党的领导与官兵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品质面貌。如《八角楼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反映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则表现了和平年代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忘初心,依然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同甘共苦的政治作风;《刘胡兰》《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则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不同时期革命战士所表现的崇高的精神风貌。文本的选择是为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独有的先进性和革命性,以此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2.落实学段目标,关注落点的语用价值。低段红色经典课文阅读学习主要集中在二年级,阅读要求呈现连贯性和阶梯性。从课后习题上看,《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写字,认知层级侧重于“记忆”层面,以能初步感知主要内容为主。但二年级后开始涉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行为要求有所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还要能复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八角楼上》的“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朱德的扁担》的“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变化体现随着年级升高,教材对学生读写语用要求呈现螺旋递升的趋势。教师需认真解读不同课文的语用落点来确定教学相应路径,精准传递教材的语用价值。
3.对标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发展都要归结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充分挖掘课文的文化价值,紧扣红色经典课文中革命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设计课后习题,如《刘胡兰》中“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一点儿也不动摇’”;《难忘的泼水节》中借助关键词“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等等。教材从启发学生对革命文化“态度与情感”的角度,引导关注伟人事迹中的崇高言行,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语言实践活动,提示学生亲近文本,深入学习革命伟人的光辉事迹,做到读得进又能说得出,
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和拓展对红色文化的理解,逐步发展审美意识和思维,力求使低段学生在“核心素养”上有初步的提升,特别是“文化自信”的建立。
二、单篇课文教学落点确定和路径选择
红色经典课文既要承担着建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又不能忽视学生新的言语技能的习得——对红色经典课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本文以《刘胡兰》一课为例,从备课的三个角度,试谈如何落实课程目标的达成,确定教学落点,构建教学路径,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层面的精准落地。
(一)“学什么”,确定教学落点
教学落点,就是教材中体现语文要素的教学内容,涵盖人文价值和语用价值。学生阅读时要提取的文本信息就是课文中表现革命先辈形象的语言文字,提取成功的前置条件就是恰当运用阅读方法或策略,并在与文本、同伴和自己的对话中,发挥文本价值,形成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确定落点时,从课程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四个维度把握:
1. 这一阶段课程目标中罗列的阅读能力是什么?(课程)
2. 这些阅读能力都由哪些要素构成?课文的学习目标侧重于获得哪一种要素?(课程与教材)
3.在学习课文前,学生有哪些能力储备?(学生)
4.哪些部分可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需要做哪些教学准备?(学生与教师)
以《刘胡兰》备课为例,教师先从课程层面思考,根据新课标学段目标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低段目标可知,低段关于红色经典相关题材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能让生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有崇敬之情。阅读的时候,“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因此,抓住革命人物的事件和言行,感受精神品质便成为低段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的落点;从教材层面分析,本单元主题为了解革命伟人。统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所有课文的8道课后习题,发现涉及课文词句的理解的有4
道题,占比50%。其中《刘胡兰》的第二道课后习题的要求是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说说“收买”“威胁”“牺牲”的意思,阅读要求更为明确。由此可知,这一单元的阅读能力的落点在理解词句,阅读方法是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这个方法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革命人物在革命年代的光辉形象,激发对革命人物的崇敬之情。其次,教师站在学生层面思考,学生在理解这些关键词句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认知经验的落差?如理解“敌人想收买刘胡兰”一句,学生是否会明白“一份地”的价值?理解敌人威胁时说的“不说就打死你!”时,是否能感受到恐怖和压力?在分析理解
交流“牺牲”一词时,学生是否能体会到其中的悲壮?这些都是感受刘胡兰精神的关键词句,但又与低段学生认知经验相去甚远。教师需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刘胡兰的思想境界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可确定本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
1. 能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了解“收买”“威胁”“牺牲”的意思。
2.朗读课文,重点关注刘胡兰与敌人斗争的关键词句,感受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品质,激发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乐于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中“感受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品质,激发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是本课教学人文价值的教学落点,“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则是语用价值的教学落点。
(二)“怎么学”,搭建理解路径链
教师在分析学情的时候,总会发现学生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即文本与学生存在着“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双重落差。因此搭建学生认知经验和文本阅读之间的理解路径链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从低段学生阅读能力特征和思维发展来看,在单篇课文教学的条件下,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搭建:
1.整合课后题,探寻阅读学习路径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确定教学落点后,应关注课后习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备课时应思考这些题目分别在学生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是线性推进还是交叉渗透?在完成习题后,学生是否能建构出一个较规范地阅读此类课文的理解路径?例如在《刘胡兰》一课中,课后有如下两道习题:1. 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一点儿也不动摇”。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敌人想收买
··刘胡兰。(2)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3)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围绕“感受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品质,激发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这一人文价值落点,两道习题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存在着交叉渗透的关系。通读课文发现,习题2中的三个加点词正好对应刘胡兰与敌人三次斗争的场景,是课文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也是理解刘胡兰精神品质的关键词语。但若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则要引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和历史背景深入交流。基于此,教师教学时可先紧紧抓住习题1学习,联系课文理解“一点也不动摇”的意思,在读文中找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言行举止的词句,对关键词句进行重点品读,结合习题2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查字典、想象画面、资料补充,情境朗读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的意思,感受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表现出的宁死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为新中国成立勇于献身的理想信念。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把阅读方法融入学生理解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凸显出教学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对于低段的红色经典课文的阅读教学,发挥文本语用价值的教学路径应从整体感知入手,整合课后习题,联想想象,创设情境朗读,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融入文本的人文价值,从而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体验红色文化的先进性。
2.紧扣关键词,构建语用表达路径
诚然,“获取文本信息”并不是阅读的唯一目的,能进一步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更能与他者对话,同自己对话,拓展人生经验,才是阅读的终点。“教师指导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有意义的课堂的确离不开“对话”与“反思”。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搭建表达的平台,则离不开阅读和思考。余文森认为“与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相对应,完整的教材学习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和步骤”。关注“收
买”“威胁”“牺牲”等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表达内心个性化独特感受,做到说话有根有据,在学习语言表达中逐步内化自己对革命英雄人物崇高品质的敬仰之情,正是从表达路径落实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的落点。本单元课文都是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从学习目标和课文内容的定位来看,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在低段有这样的学习内容提示:“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虽然单元选文并不涉及他们的童年生活,可也给我们指明大体方向。本单元学习除了完成此课既定的阅读学习目标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因此,为落实“感受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品质,激发对刘胡兰有崇敬之情”这一人文价值教学落点,教师可创设情境,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在阅读所得基础上,组织学生课上运用文中关键词句评人物,课后说故事等交流与表达活动,构建语用表达的训练路径。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情境导入,设置“山西省要建刘胡兰革命烈士纪
念馆,假如你是纪念馆的小小解说员,怎样才能讲好刘胡兰这个英雄人物呢”这一前置型任务。在阅读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提示,开展关键词句理解学习,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说理由,获取文本信息,或是词语,或是句子,由感性的词句认识,到理性
的对话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理解和运用关键词句,进行表达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随机生成嵌入型“小问题”式的学习任务,如“威胁是什么意思?快找一找上下文理解”“刘胡兰牺牲前,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一起读一读她说的话”。让学生在情境中
内化感悟刘胡兰在敌人威逼利诱下表现出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词语的理解中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刘胡兰的故事有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完成“假如你是纪念馆的小小解说员,怎样才能讲好刘胡兰这个英雄人物呢”这一学习任务,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课堂上,教师也要反复提醒:想不出来时,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关键词;还可以想象自己就在现场,让学生把故事说通、说顺。整堂课,教师可以把内容表达的要求放置在教学前,由此实现阅读路径与表达路径的架接。
(三)“怎么评”,诊断学习效果
彼得·利耶达尔在《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中提到,评价既要使教师能以更客观的角度去了解学生在一个知识点上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态度和能力的水平,也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足够自知。这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创建“教—学—评”一体的“表现性学习环”,让学生将课堂上的表现性成果和学习预期成果比对、反思、监控、重构,使评价和反馈更多关注下一步的学习以及未来的成长。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能对“感受品质”有清晰的概念定义:在心理上受到刘胡兰革命精神的影响,产生崇敬之情,以及理解“感受品质”的“解剖结构”:关注教师提示的关键词句,尝试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思考人物的言行,能初步感受人物的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如下关于本堂课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融合的课堂学习评价活动。
1. 评价与学习相融合的可测评的形成性评价根据《刘胡兰》一课所需要完成目标,设计嵌入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活动:
(1)针对“收买”“威胁”“牺牲”“一点儿都不动摇”等词语理解的学习。涉及这些词语所在的句段,采用随堂朗读和交流的方式,以朗读作为最终检测,特别是刘胡兰坚贞不屈的语言描写。检测标准是“朗读时语句通顺连贯,读出坚定语气”。
(2)针对感受刘胡兰品质的学习,安排两个环节的学习进行检测。一是在完成每个词语理解的学习活动中,嵌入对刘胡兰人物形象的品评活动,谈一谈刘胡兰是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检测标准是“能说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并简单说说理由”;二是简单讲述刘胡兰的故事,由于涉及第二学段的能力目标,不能拔高要求,安排为课后的口头作业,检测标准为“能较为完整地讲述刘胡兰的故事,讲述时有一定的情感”
2.设计学生自评的总结性评价单(见表2)
在设计形成性评价活动的同时,设计有针对性的总结式自评表,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始前展示。学生在接受任务的同时可以比照标准,明确要求,帮助学生更加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
当然,核心素养的形成仅关注单篇课文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够的。二年级学生对革命人物的深入了解,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平台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来支撑,需要更多样的评价形式来激励和导向,才能实现小学低段红色经典课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因此“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弥补单篇课文学习广度不足的缺陷,是值得探讨的一个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