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课题管理>>市级课题>>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究>>理论学习>>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4/3/22 14:15:42阅读数:771作者:徐永婷
1.创设故事情境 对小学生来说,让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下产生,才不会感觉枯燥。为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旋转的特点。基于学生二年级已初步认识到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一学情,教师就采用了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引入:大炮怎样旋转才能准确击中僵尸?由于教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就能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联想到大炮转动方向来指挥大炮向右转,再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借助直观图像分析问题,进一步明确:要想准确击中目标,还要确定旋转角度,于是答案就从“大炮向右转”深化到“大炮顺时针旋转90度”。 学生在问题情境下,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相互补充,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进而在问题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2.创设生活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会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再在情境中抛出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知识。 例如,在设计“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师以“新冠疫情”为背景,用“疫情下的百分数”为课题,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原本的例题是关于百分数增减变化的应用题:某件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比3月有什么变化、变化幅度如何。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对例题进行了改编,融合了购买口罩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趣味化,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