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课题管理>>区级课题>>基于“角落课程”乐观品格培养的实践研究>>理论学习>>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4/2/22 18:59:30阅读数:1347作者:姚银花
源:《成长·读写月刊》2018年第11期
《易·蒙》云:“蒙以养正,圣功也”,是说儿童的启蒙,要从涵养正道开始。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创办于1908年,一百多年来,将“养正”作为校史文化一脉相传至今。养正文化成为了根植于师生心灵,凸显于师生气质,外显于校园布景的学校特色文化。近年来,在养正文化的统领下,学校结合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价值要求,赋予养正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学校从精神文化内涵、环境文化建设两大块面进行校园文化塑造:
一、彰显学校精神文化内涵
(一)梳理校史,定“养正”文化基调
建校百年,“养正”贯穿着整个办学历程。1908初办“养正学堂”就明确树立目标——“蒙以养正圣之功,开花一乡中。树木十年人百岁,一样被春风”。1919年,国学大师钱穆出任校长,开设新课程,倡导品学兼教,其后来办学的一贯宗旨“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在我校进行教育实验时即有雏形。四十年代,我校在“江抗”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锡东地区率先成立少年先鋒队。解放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步入新世纪,我校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更是对“养正”在新时期历史环境下的延续和发扬。
基于学校校史,在尊重历史和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学校对“养正”的内涵界定为:“养浩然正气,育品正学生。” “养正”是师生的价值追求:“完善自身品行,做正气、正直、正义的教师;培育品行正、心灵纯、有理想的学生”。
(二)追求实践,扬“养正”精神内涵
秉承“养正”校训,学校在实践“养正”校训的过程中,以“养正思想”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在梳理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和教育新的发展,明确提出以下教育愿景:学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教育理念、“全面加特长”为培育目标、“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两翼齐飞”为办学特色,营造“环境幽雅、师风纯朴、校园和谐”的育人氛围,致力于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好学善思、创新实践”的现代小公民,凝心聚力,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学校以“养正思想”统领学校德育课程,整合思品课程、班队活动课程、专题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家长学校课程,提出了培育“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好学善思、实践创新”的“养正好少年”的育人目标,确定了“争做养正好少年”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和品格提升工程,涵盖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三星班级评比、责任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和“养正好少年”评比,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践“养正”校训的过程中,成立了“养正讲坛”、“养正读书会”、“养正积极德育工作室”、“养正骨干教师孵化班”。践行“养正”思想,弘扬“养正校训”已经落实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并实质性地推动了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
二、重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布置,彰显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师生对真、美、善的享受,陶治学生情操,端正学生品德。为此我们努力创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养正校园文化环境。
(一)校园整体环境:美观温馨
走进校园,“养正”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学校打造养正文化园:竖钱穆塑像,立校训石碑、刻养正浮雕、建文化长廊,环境布置总体具既有时代气息,养正元素与科技特色也更趋丰富,并且使学校的传统、精神、特色、成绩、追求得以呈现。
(二)校园育人环境:浸润显正
浸润显正,既指出了环境的育人作用,又指出环境育人的正确价值取向。通过打造具有统一主题、丰富内容、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师生在其中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
(1)立养正碑:在学校门口,立石碑一座,并将学校“养正”校训镌刻在碑石上,命名为“养正”石,以彰显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立石,可让师生每日见石见字,铭记于心,正身、正心、正品、正学、正行。
(2)设养正角:每个教室设立“养正气”宣传角,宣传“身正、言正、行正、学正、心正”五正理念、并评选公布“品行正、心灵纯、有理想”的养正好少年名单及先进事迹。
(3)建养正廊:教学楼长廊体现养正理念。以体现养正特色内容的名人故事、经典事例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启慧励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4)题养正标语:学校开展“养正护绿标语”征集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孩子们的获奖标语制作成护绿口号标语牌,“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等富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标语,督促孩子养绿护绿爱绿。整个校园绿草茵茵,温馨而富有生机。
(5)融信息元素:近年来我们把智能设备、信息技术引进校园,电子大屏幕定时播放学校新闻和学生活动,向外宣传,开门办学。“电子班牌”内容丰富,沟通方便。智慧课堂人机交互,并将教学延伸到家庭。
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学校做事的方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凝聚人心,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后宅小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既赏心悦目又催人奋进。我们以培育养正少年为目标,以养正文化为主题,以提炼、升华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养正课程实践为依托,通过或显性或隐性的耳濡目染式的体验教育途径,教导学生学会相互友爱,重情重义、讲道理、守诚信、争做“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好学善思、创新实践”的名副其实养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