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坛区河滨小学

红色经典教育从意义迷失走向精神传承的价值回归

发布时间:2023/12/28 9:16:58阅读数:349作者:王月琴


红色经典泛指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它反 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 辉煌历史。本文主要指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革命战争岁月、反映民族精神的革命传统作品。《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 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语文学科理应以语文素养和情怀探寻红色经典的时代价值,引领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领悟革命精神内核,培育文化人格。然而当前语文红 色经典教育中却面临“意义迷失”的现实困境。

一、红色经典教育的意义迷失

课程知识教学作为一种“人在其中”的“人为 的”意义认知、选择与实现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知 识的掌握上,更应该通过同知识的文化性实践、同 他人的交往性实践以及同自己的反思性实践来建构知识与个体生命、智慧、成长的意义[2]。当前红色 经典教育面临的困境呈现出“意义迷失”的状态,主 要表现为学生本位的缺失、语文意识的忽略、文本生命的分离几个方面。

1.学生本位的缺失

实现语文知识与学生发展的“相遇”,促进语文 课堂教学意义的生成,是语文教学智慧的彰显,也 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由于“红色经典”题材类的文本所反映的整体内容与当代中学生所处时代背景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背景介绍、字词落实、文 本分析、人物形象概括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思想。看似“频繁”的师生互动实际上造成了语文课 堂教学“对话”的屏蔽,学生本位的缺失。“在控制与 服从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与意义的 融合,以孤立的我—他形式存在。”[3]这种忽视学生 学情,盲目地进行知识灌输,让学生失去了探究文 本的欲望,对红色经典中的精神品质、博大情怀停 留在空洞的理论认识和标签式的理解。师生缺乏基 于理解文本的真正互动,教学“对话”屏蔽,导致学 生常游离于题材之外,不能真实地实现与文本、他人的彼此倾听和相互沟通,更谈不上在现实中对红 色品质的“体验”与“实践。

2.语文意识的缺乏

语文学习的魅力在于学生可以用语文的方式 去感知、去触摸、去理解,进而沉浸于文本,在熏陶 与感染中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这一过程离不开语文意识的关怀,语文价值的引领。

受当前仍以数字性、外显性、短期性的“分数” 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水平事实的影响,语文教师在红色经典文本的教学中,缺少主动挖掘语文教育价值点的意识。初中教材中的红色经典多为散文和诗歌,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注重本篇文章文体的解说、词语的运用、语句的赏析、手法的巧妙、表达方式的独特,亦或是抛出高难度的问题,自问自答,确保在面面俱到的讲解下纠正学生错误的解答,指导其形成快速的语文解题能力。殊不知,缺乏语文意识关照的课堂,让红色经典的阅读也失去了独特的魅 力。缺少对语文教育价值点的挖掘,忽视以语文视角引领学生体验文本,红色经典变成了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不仅与语文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也让学 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难以与作品主人公产生心灵共鸣。

3.文本生命的分离

经典之作的根基是其精神内核与思想格局,而 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的符号表征。文本生命的整体性应是文字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失去其 一,必然导致教学意义无处可寻。

当下红色经典教学便出现文本生命分离的问 题,架空文本生命的朗读或是写作的训练,让学生获得了体系化的学习,却失去了与历史、与作者甚 至与整个世界的精神关联。文本生命的整体性需要 “学生在场”与“情境再现”,红色经典教育脱离了学 生的真实参与与感悟,沦为一种形式上的学习。人 文脱离的教学是对红色经典文本的剥离,不是细 品。无视作者个人和其生活的背景,乃至于作者创 作的思想姿态,阻碍了学生尝试理解作者作为一个 时代中人的真实想法,红色经典教育也难以以一个 “桥梁”实现“情境再现”,去让学生企及作者的思想 格局。

二、红色经典教育的精神传承

目前,无论是“立德树人”课程理念的明确要 求,还是语文视野中革命题材的价值本质,都呼唤 着红色经典教育要从“意义迷失走向“精神传承。

1.遵循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 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4]。初中语文与 高中语文一脉相承,自然要坚持把“立德”贯穿于课 堂,将家国情怀、民族情感的传递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于无形中引领学生以榜样为力量,学会 肩负责任与担当。

此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树人”观。除了避免空洞的故事讲解和人物说教,刻意营造沉重的课堂话题外,要求语文教师在解读红色经典文本时,要做到尊重历史,透彻理解革命题材,呈现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感染与激励学生去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与此同时,“树人”目标应与学生语文素养相结合,初中生由于易受一些低俗文化的影响,模糊“美”与“丑”的界限,语文教师如不以红色经典教育为契机,借助灵动的教学模式、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展示红色经典魅力,揭示文本情感真谛,学生将难以感受到心智的启迪,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共鸣。

2.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选择

作为一种文化,红色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优秀民族文化。因此,作为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的鲜活素材,于师生而言,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彰显民族自信的现实选择。作为一种语文知识,红色经典以丰富的经典文学与革命史实为载体,将语文学科知识与革命传统文化相衔接。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知识界限,完善与提升知识结构,才能让学生在红色经典题材中理解、认同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汲取精神力量,成长为拥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学生在学习红色经典过程中,产生不同思想的碰撞,引发心灵感应,获得心灵的唤醒与洗礼,为红色经典注入了青春力量与时代品质。

3.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每个个体的成长都有自己生命的底色,每个民族的进步同样拥有整个民族的底色,革命红色基因是我们民族的底色,是决定我们国家未来面貌的重要因素。

红色基因是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智慧结晶,它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信仰追求以及精神境界的结合,它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团结合作;顾全大局,改革创新;廉洁自律,和平发展[5]。传承红色基因,是推动语文教师关注革命优良传统、萃取革命传统精华的重要力量,是引导学生拥有正确价值取向,努力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只有在红色经典教育中坚持正确的革命价值观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加重视革命传统文化,以开阔的胸襟吸收内化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形成较强的审美意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丰盈,真正扛起社会责任之大旗。

三、红色经典教育的价值回归

“意义迷失”走向“精神传承”,是红色经典教 育的本原与价值回归。下面结合部编语文教材中的 部分课文,探寻相应的教学策略。

1.强化生本理念,加深先期理解

学生个人的“前理解”和“生命史”往往影响语 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应积极预备、激活与提升学生的原有认知,加深先期理解。《梅岭三章》是陈毅同 志在生死面前的宣言,受时空限制,学生难以走进那段历史,了解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以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开场白,试 问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学生思维被激活,基于熟 悉的诗句和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教师则顺势解读, 只要顺应时势,为国为民,即便失败也不失为豪杰。学生若有所思,教师再及时引入面对困境临危不惧的革命英雄———陈毅。以对“英雄”的认识和定位来开始一节课,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奠定本节课的基调,学生更愿意敞开心灵,与文本发生主动对话。

学生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基础 上,已初步掌握革命诗歌文本的阅读方法,能够初 读课文,理解大意。基于自读课文的性质,适时引导 学生关注小序、注释、阅读提示等助读资料,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观点虽有差异,却和而不同,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不断尝试返回原点,正视自己 的不足,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肯定与否定中实现 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这一 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也为他们 后续能真正品味文字、潜心文本提供基本前提。学 生主体意识得到觉醒,教师应及时补充背景资料,以王树增用“奇迹”一词来评价这段岁月为引子,再 次引导学生以个人“生命史”去体验这段历史,促进 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与发展。红色经典教学中,语文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实际上让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被激活,先期的理解被丰富和衍生,在理解中才能走进文本、走进英雄人物内心。

2.彰显语文特点,助推精神认同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语文知识所具有的丰富 人文内涵,以及使学生具有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 心灵的净化功能是其他学科知识所没有的。语文教 师应以语文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将红色文化、红色 精神融入自我,助推学生对红色经典精神内核的认同,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梅岭三章》教学中,教师 可借助“意象”,以“读”为手段,让学生在“速读——— 诵读———精读”中,品读意象,感知豪情。布置学生再次速读三首诗,圈画出诗中的意象,选出最能打动人的一个意象,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意象抒情 的。学生根据想象的情境对文本信息进行认识、改造来重构自我认知世界,实现智慧的生成。

红色经典课堂教学要注重落实语文要素,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从内心深处实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认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唤醒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在品味意象引导朗读时,首先吟咏,以声音和肢体动作唤醒学生内心情感,再让学生在多次吟诵中,感受到蓬勃的革命力量。教师立足于语文的文字表达魅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思想的浸润,领会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追寻文道统一,激发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的核心目的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红色经典是思想和形式、文与人的统一,语文 教师要追寻文道统一,让红色经典进入学生发展的历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 内部心智能量的自然释放,实现情感意识的深度觉醒和语文学习自信心的逐步增长。《梅岭三章》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诗人郭沫若对陈毅的评价,结合诗句,谈谈你眼中的陈毅是怎样的形象。在对教材语言的讨论与分析中,陈毅形象逐渐立体,学生在品读中逐渐感受到文章内容与作者品格的浑然一体。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共鸣,引领学生弘扬、传承、发展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还可以以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品中人物的信仰和信心,在此基础上,以VR技术再现历史,领略英雄人物的不凡与伟大。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学习与生活,谈谈该如何张扬与传承这种英雄之美,学生在感悟与想象中审视自身,丰富智慧世界,获得心灵共鸣,开启新的学习征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李栋,田良臣“.转识成智”:课程知识教学的“破”与“立”[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1507):60-64.

[3]滕衍平.教学意义的迷失及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308):49-5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

[5]高洁.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 学,202033.

[本文选自《教学与管理》2021年第8]


上一篇:小英雄雨来课堂学习
下一篇:红色经典里的记忆与教学视角丨生命的红色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