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坛区河滨小学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4/1/4 21:48:36阅读数:301作者:许福兰


基于“角落课程”学生乐观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许福兰

基于“角落课程”乐观品格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常州立项后,至今已近一年时间,该课题的规划愿景也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实现。我们根据专家的建议,对课题进行了再思考和修订,同时积极推进课题的实施与完善。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新人培养的需求

乐观向上,一直是习总书记倡导的人生态度,习总书记的讲话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成为新时代“新德育”的基础。

(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外来务工人员也逐渐增多,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加上家长给予孩子学业成绩的高期待,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内心封闭、自卑懦弱、缺乏交流主动性等情况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乐观向上的品格,已经成为学校一个非常现实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德育问题。

)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通过角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有效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角落是儿童喜欢的地方,角落是儿童的世界,角落是童心烂漫的地方,角落才有属于儿童自己的创造。角落课程能更好的张扬儿童个性,角落课程的实施能让儿童变得更加乐观向上,让儿童的生命成长变得更加美好。

(四)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我校一直以来努力建设“五美课程”,在实施“五美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明确了河滨小学学生的发展目标因此,结合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的实际,努力建设“角落课程”,是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概念界定

1.角落课程。角落是房屋等两墙交接处之一隅,也指某一地方,处所。角落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喜欢活动的场所。角落课程以校园、班级、楼道、亭台等角落为平台,由儿童自主开发设计,通过环境布置、才艺表演、作品展示、故事讲述等为创意方式实施的微型课程。

2.乐观品格培养。通过角落课程培养学生乐观品格,张扬其个性,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善于合作、乐于展示,在成长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做最好的自己。乐观品格作为我校角落课程的评价媒介,具体表现为乐道、乐学、乐动、乐趣和乐作。

、研究目标

1.构建“角落课程”核心内容。

2.提炼“角落课程”有效范式。

3.丰富“角落课程”资源平台。

4.形成“角落课程”评价机制。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它们相辅相成,体现育人的本质。 

1.核心内容建立与完善的研究

2.有效范式实施与策略的研究

3.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4.多元评价形成与考核的研究

五、研究过程

(一)调查分析 确定主题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会在课余时间,三五成群地聚在学校角落里,如水语亭、读书角等,或说着悄悄话,或一起看着课外书,或学着做一些小玩意儿等。于是通过调查、交往、实践和自我鉴定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喜欢程度,通过环境布置、才艺表演、作品展示、故事讲述等为创意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设计课程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和老师审查的方式立了“美文悦读”、“飞舞童年”、“翰墨飘香”、“舌尖上的美食”“琴韵悠扬”十几个校级工作坊。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很多都喜欢这种形式的课程,认为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锻炼能力。于是,我们就把这种在角落里进行的课程称之为“角落课程”,希望在全校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获得共同成长。

(二)理论学习 组建团队

确立了研究主题后,为了更高效有序地组织好角落课程工作坊的具体活动,我们鼓励教师们积极利用互联网查阅与“角落课程”相关的资料,但发现这样的学习方式是零碎、浅显的,因此我们购买了相关书籍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们不断的丰富、沉淀和成长,对“角落课程”的具体操作以及实践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由此,组建了一支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团队。

(三)问卷调查  制定目标

我们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热点话题等几个方面设计了问卷,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水平的差异和问卷结果,针对低、中、高年级三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活动目标。

低段学生低起点,多鼓励,力求达到基础性目标: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情境中学习,能够自信表达,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段学生树榜样,抓反馈,力求达到提高性目标在达到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要做到善于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争当小坊主,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

高段学生拓视野,促能力,力求达到发展性目标:在达到前面两层目标的基础上要讲究独立创新,在探究中发现,活动新颖独特,有阳光心态,做到自信大方。

(四)招募成员  建工作坊

在角落课程中,儿童既是课程的参与者,更是开发者,而教师则是作为儿童课程的幕后指导者,指导学生进行角落课程的申报、组建、实施、评价等。

角落课程的建构模式分为主题确定期、工作坊成立期、招募成员期、活动实施期、总结评价期。首先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随后,以推荐或自荐的方式确定工作坊的坊主。工作坊成立之后,坊主开始招募成员,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向坊主报名。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确定每个工作坊活动展示的计划。最后,制定行动方案,坊主完善讲稿,工作坊开始落实行动。“角落课程”并不是让老师来上课,而是把课程交给孩子们,个角落就是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就是一个工作坊,各坊主自己确定课程内容呈现方式

尹偌汐同学组建了“飞舞童年”工作坊,从招募成员活动中与工作坊成员互相协作甚至活动后总结与反思都进行得有声有色。工作坊平台成为寻找自信、实现自我成长的舞台。 汤逸轩同学是“乐在“棋”中”的工作坊坊主,他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下象棋,组建了一个象棋工作坊。在授课前,他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研究授课内容,并积极想老师讨论授课步骤。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发动家长参与进来,从购买磁性象棋到布置环境,都是他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讲授到演示、在到学生演练,俨然像个小老师。徐颍同学是爵士舞工作坊的坊主通过工作坊的组织和开展,让她从一个内向腼腆的女孩子变得活泼开朗,变得愿意和同学交流了。大家在课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学会了合作,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在吉小芳老师的组织和协调下,组织了“重庆小吃”的工作坊。在活动中,同学们介绍了形形色色的重庆小吃,让同学们对重庆带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有了清晰的认识。最后,还亲自动手做了糯米煎饼。在煎制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小挫折,不是糊了就是粘锅了,忙得焦头烂额,做成的成品也不太美观,但能品尝着自己做的美食,每个学生还是乐在其中。

在角落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学生自主组队、自主研发、自主沟通协作,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平台,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指导,让同学们在自己喜欢的课程中体验和提升锻炼了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自信

(五)多元评价  及时反馈

角落课程以“善于表达、乐于展示”为培育目标和评价核心,我们制定了“角落课程”工作坊观摩评价表教师版、学生版、家长版,将教师、家长、同伴、自我评价多元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使学会全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而让家长参与其中,使评价更为客观,从而促进学生成长。除此之外,我我们将激励式评价与探索式评价灵活交叉使用。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情感和价值观等要素。我们倡导评价过程即成长过程,以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我们将角落课程的情况记入学生综合评价,期待学生通过角落课程的历练成为会学习、会生活的阳光少年。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评选出“诚毅美少年”“勤学美少年”“勇健美少年”才艺美少年“俭行美少年”,让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收获和被赞赏的体验,每个人因自己的成长而受到尊重和表彰。

(六)搭建平台  智慧共享

1.班级阵地 展示自我

每个工作坊的坊主在“角落课程”的精彩演绎,实现了童心和童美的绚烂绽放,呈现了阳光积极的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品格演绎了自己的美好成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每个参与的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更激起了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

2.学校展示 成果分享

活动结束后,坊主们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学校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如:“舌尖上的美食”工作坊结束后,会邀请评委老师来品尝美食;“翰墨飘香”活动结束后,会把精美的书画作品赠送给同学。同时,也组织学生撰写活动心得和体会,张贴在学校的展示栏里,与全校同学一起分享活动的收获。

3.校际交流 共同进步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养成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我们每个学期还在联盟学校之间开展观摩活动,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课题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六、课题成果

(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品格

近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角落课程活动。对学生而言,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培养自信乐观品质的同时,也锻炼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他们在各项评比活动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卢宇昂、石宇辕等同学表演的情景剧《惊险一刻》获常州市一等奖;毛郑果同学获常州市“粮安杯”食育征文二等奖;曹紫琳、孔妡悦等被评为常州市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吕沁意在金坛区讲故事比赛中获三等奖;蒋语彦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中获一等奖等。

(二)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也有了更多的启示和感悟,研究素养普遍提升,并及时撰写了多篇德育论文发表于各报刊杂志。如高雅婧老师的《角落课程:为生命个体的美好生长赋能》发表于《学习报》(2022——2023第2期);吉小芳老师的《角落课程玩转乐高提升校本课程质量实施方法探讨》发表于《考试周刊》(2020年12月);许福老师的《注重诚信教育  提升心理品质》发表于《中国少年报》2021年第36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策略探析》发表于《中国教师》2022年第2期;姚银花老师的《“爱”的春天藏在我与学生间》获金坛区中小学班主任论文评比一等奖。

课题展望

(一) 打造数字化平台

现已进入网络时代,我们打算在校园网或公众号上开辟“角落文化”主题网设置知识窗、工作坊、资源馆、成果角、在线评价等栏目,以海量的数字信息呈现学生开展活动的特色课程资源;打造“好品格”培养工程公众号和美篇平台;学校物态环境中设置二维码,延伸学习空间,扩大文化场域。建立以图片、作品、视频为主的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好品格培养工程的主题活动档案,实现资源共享,记录成长历程。

(二)优化工作坊环境

目前,校级层面室外有12个工作坊活动地点,除水语亭和掬香亭外,其他地点多为临时性的,每次活动时需临时搭建讲台,布置环境,缺少角落课程标志性的工作坊活动场所。学校占地22000㎡,建筑面积13000㎡,绿地面积10500㎡,绿化率达48.3﹪。教学区、休闲区、活动区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可以为开设“角落课程”提供适宜的物型环境,学校西北角和东北角的空置地块将开发出来作为种植园,提供给劳动、种植相关的工作坊作为活动地点,学校将因地制宜,为角落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多的空间与保障。

(三)整合活动化主题

“角落课程”风采展示活动已举行过多次,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年级报的工作坊活动主题往往存在同年级相近,不同年级雷同的情况,如同一年级12个校级工作坊中,关于制作美食的工作坊就有3个,关于阅读的有2个,其他年级也有相似的工作坊。所以,后期有必要对各年级工作坊申报的主题进行整合,选择一些观众感兴趣而有意义主题,尽量避免同一批次工作坊主题相同或相近。同时建议坊主在特定的场所选择合适的主题,如科学工作坊可以到气象站处开展活动。使角落课程越来越完善,不断丰富学生的成长需求。

新时代呼唤新德育,新德育需要新平台新范式,以儿童立场重新审视我们的德育,我们要用不断探求的精神赋予德育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的寻找适合儿童良好品格体系形成的措施。我们期待通过专家的引领,积极实行角落课程的品格研究,不断完善学生的优秀品格体系,让“乐观”洋溢在“美好学校”每个孩子的脸上。


上一篇:课题中期评估表
下一篇:五年级角落课程——课本剧设计